11月30日,常鋁股份以蘇州市新能源汽車用鋁合金/復合材料技術創新聯合體為媒,廣邀材料學等領域大咖、專家、學者,開展2024年度技術交流會,推動新能源汽車刀片電池殼工藝、材料再創新,以科技之火點燃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據悉,創新聯合體成立前,常鋁股份就經常邀請專家圍繞生產制造中遇到的某些問題開展學術研討,推動材料、技術創新。創新聯合體成立后,成員單位每月一次會晤研討成為了制度章程,確保創新活動的持續推進與有效開展。
張全成常鋁股份總工程師、常熟本部副總經理
創新聯合體自成立以來,在動力電池結構件材料和電池用液冷板材料的研發上攻堅發力。
相比上一代產品
新研發的材料在強韌性
耐腐蝕性、導熱性等關鍵技術指標上
均有明顯提高
晶粒組織也明顯優于傳統材料
大幅延長了材料使用壽命
提升了安全性、豐富了應用場景
技術交流會現場,來自河海大學、南京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常熟理工學院等近10家高校的教授齊聚一堂,依托各自研究課題的前沿成果,結合常鋁股份實際,開展熱烈討論,碰撞思想火花。
王章忠南京工程學院教授
我們的先進鋁合金及其復合材料目前既然能用在商用車熱交換系統上,那么能不能擴展到新農機、工程機械上?
田青超上海大學教授
我們希望能做到根據客戶需要的性能來調整材料的成分,即根據客戶需求來設計產品。
技術交流會上,蘇州市新能源汽車用鋁合金/復合材料技術創新聯合體專家委員會揭牌成立。專家委員會將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創新主體向主導企業集聚,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拓展市場、培育人才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創新聯合體的黏性、技術實力和轉化水平,促成更多創新成果產出。
與傳統的技術攻關組織模式相比,企業主導的創新聯合體具有更強的市場導向優勢,能夠更精準地識別技術創新中的“堵點”“卡點”和“難點”,從而集中力量展開靶向攻關,實現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突破。
袁婷
創新聯合體成員
常熟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副教授
企業可以將工藝調整到位,但也需要基礎理論支撐,而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的相關學者正開展著相關基礎理論研究。會上,我們將這些需求深入交流對接,相信在校企的共同努力下,相應的材料、技術必將實現新的突破,也將助力常鋁股份進一步開拓市場。
“創新為本、極致為魂”。37年來,常鋁股份將“專精特新”淬煉到極致,將創新貫穿于產品迭代更新和轉型升級過程,突破了多項“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鑄就細分領域頂尖品質,還實現了從原材料加工到零部件生產,再到系統總成制造的全產業鏈布局,滿足市場日益多元化與高端化的需求,充分展現出領先的市場地位和強勁的競爭力。
張平
常鋁股份創始人、終身名譽董事長
兼首席戰略官、首席技術專家
當年,常鋁書寫了“空調換熱器用鋁箔就找常鋁”的輝煌。如今,我們要努力鑄造“新能源汽車電池殼體就找常鋁”的新輝煌。
加快構建企業主導的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作為創新聯合體的牽頭單位,常鋁股份將充分發揮引領和主導作用,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創新聯合體建設的“常鋁模式”。
劉海山
常鋁股份副董事長、總裁
我們將搭建起一座知識與實踐相互轉化、科研與產業協同創新的橋梁。通過創新聯合體匯聚各方智慧與資源,共同致力于攻克行業難題,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的鋁合金材料解決方案,推動行業朝著更加綠色、智能、高效的方向轉型發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